浅谈基本教学规律(一)
本文将谈及一个教学规律的重要观点,那就是在 教学上,需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我将以教育家杜威、第斯多惠、皮亚杰探究这个观点。同时也会谈及迷信权威的对学生的思考的弊端。 首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论,即图式(人已有的知识)、同化、顺应、组织。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 图式(自身已知知识) 解释:也称认知结构,个体所构建的有关思维和动作的组织化的模式,用于解释一些相关经验。 - 孩子认为:所有四只脚的动物都是猫。 2 同化 解释:把新经验纳入已有图式的过程。 -当孩子第一次见到有四只脚的马,他们把马同化进已知图式,从而认为马也是猫。 3 顺应 解释:通过调整以适应环境需求的先天倾向 -当孩子意识到,马和猫的体型和声音都不一样。这时产生认知冲突,即孩子会问:“这是什么?”,之后就会赋予新名字,那就是马。 4组织 解释:重组已有图式,形成新的、更复杂的结构。 例子:知道有马的概念和猫的概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对教育界的启发是,第一、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认知)为基础,才能发展知识 。 第二、要 循序渐进地学习 。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课堂教学必须顺从学生的观点和发展水平”。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观点:“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预备”。所谓预备,就是唤起旧表象的特殊活动,使它升到意识的表面,用来同化新的表象。在提出新教材之后,接着就是新旧表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再进一步就是运用新形成的内容,完成某种工作。”这句意思是,需要唤起学生的旧表象的已知经验,把旧知识(已知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起来,同化进自己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