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星云大师亦说:“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这些足以证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重要性。本文将以积极心理学和台湾教育家郑石岩的教育观点来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积极心理学里,自尊可以被分为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无条件自尊依赖性自尊是依赖他人对自身的评价,来获得自尊。例如别人赞美他,他就高兴。别人批评他,他就难过。这类人多数要靠迎合他人而获得自尊。独立性自尊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对自身作出评价。无条件自尊是自发产生的自尊。不须靠别人或自己的标准,自然获得自尊。这三个自尊类型也是互相关联,例如依赖性自尊发展成独立性自尊,之后再达到无条件自尊。


                结合积极心理学和台湾教育家郑石岩的观点,教育上不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恶性竞争,或美名其曰“切磋才能成长”。因为学生赢了,他们是把自尊建立在战胜他人之上,即依赖性自尊。这种自尊不利于学生,因为一旦他输了,会对他造成打击。所以最好是鼓励与自己比。今天有没有胜过昨天的自己?如此一来就是独立性自尊,不会因为受到他人影响,而让自尊受到打击。


                此外,台湾教育家郑石岩先生也提出五个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即鼓励孩子发挥优点,改正缺点、培养凡事预作准备的习惯、在孩子心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培养自信信人和喜欢别人的态度、引导孩子勤劳做事的习惯。郑石岩先生的上述建议在培养孩子自信心上,实在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在培养学生自信心上,台湾教育家郑石岩也提出“支持与鼓励孩子”的观点。例如孩子喜欢画画、打篮球。父母及教师则可以支持孩子。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然而,如果支持和鼓励太超过又不切合实际。那么就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具有“悲智双运”,即关爱孩子及有智慧地引导孩子。二者不能偏废。如果是关爱孩子但无智慧,会演变成溺爱。如果是有智慧,但不关爱孩子。所实施的教育也未必是以学生的利益为主。例如用支持与鼓励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变成听话的好孩子,扼杀掉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与自己比、发挥孩子的优点、培养凡事预作准备的习惯、在孩子心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培养自信信人和喜欢别人的态度、引导孩子勤劳做事的习惯、支持与鼓励孩子。如此一来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信心,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延伸阅读:

1 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

2 王滟明、邹简《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 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3 星云大师《四给》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哪个更重要?

树立目标,全力以赴实现它

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