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25的博文

谈赞美的方式

                普贤十大愿的第二、第三大愿分别是“称赞如来、广修供养”。星云大师结合现代意义解释道:“称赞如来就是赞美别人,广修供养其中一个方式是一句好话来供养他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渴求被他人欣赏。”所以适当的赞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赞美的方式要得当、切合实际、简练 、具有给人信心、希望、欢喜的效果。不能说客套话、奉承话、不真实的赞美等等 。                有一个故事适合用以说明赞美要得当。三国时期,孔明希望找一个主帅,张飞的儿子张苞和关公的儿子关兴争相为帅。孔明难以决定,于是让他们各自称赞父亲的功劳。张苞赞美张飞道:“我父亲大喝长坂坡,能斥退曹操的的兵将。”关兴口吃地赞美道:“我父亲的胡子很长”关公听了生气大骂“你父亲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斩颜良,一世的英明,你不知道赞美,只说胡子很长”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赞美要得当、切合实际、简练才能具有给人信心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上也应适时地赞美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延伸阅读: 1 星云大师《普贤十大愿》 2 星云大师《赞美的艺术》 3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以佛学的角度谈三好教育

                三好 教育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教育思想。学生实践在生活上,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及人际交往上都会有帮助。三好教育对应佛学的身口意。                 首先是 做好事 、即身行好事。不杀生、不偷、不为非作歹。做利益于人的好事。包括分享知识、为人服务、教导别人、给人一个微笑,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等等。                  其次是 说好话 ,即口说好话。 礼貌和赞美 的语言。例如在礼貌上可以说“请、抱歉、谢谢”。在赞美上要简练、切合实际、具有给人信心的效果。哪怕是别人在难过时,给他一句安慰话,也是好话。此外,不说谎、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说奉承话等等。也是在说好话的范畴。                  最后是 存好心 ,即心存好意。不存贪心、嗔心、疑心、傲心、嫉妒心、惡心等。而心存上进心、慈心、悲心、善心等。心存 帮助别人也不希求回报。                  简而言之,三好教育在德育上具有非常大的实践价值。因此,在教育上各个科目的内容应结合三好教育思想,或者让学生在生活上落实。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没有让他们实践。其教育效果是收效甚微。因为那是没有生命力的“间接经验”,而不是有生命力的“直接经验”。 参考文献/延伸阅读: 1 杜威《民主与教育》 2 星云大师《三好的意义》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星云大师亦说:“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这些足以证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重要性。本文将以积极心理学和台湾教育家郑石岩的教育观点来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积极心理学里,自尊可以被分为 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无条件自尊 。 依赖性自尊 是依赖他人对自身的评价,来获得自尊。例如别人赞美他,他就高兴。别人批评他,他就难过。这类人多数要靠迎合他人而获得自尊。 独立性自尊 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对自身作出评价。 无条件自尊 是自发产生的自尊。不须靠别人或自己的标准,自然获得自尊。这三个自尊类型也是互相关联,例如 依赖性自尊发展成独立性自尊,之后再达到无条件自尊。                 结合积极心理学和台湾教育家郑石岩的观点,教育上 不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恶性竞争 ,或美名其曰“切磋才能成长”。因为学生赢了,他们是把自尊建立在战胜他人之上,即依赖性自尊。这种自尊不利于学生,因为一旦他输了,会对他造成打击。所以最好是 鼓励与自己比 。今天有没有胜过昨天的自己?如此一来就是独立性自尊,不会因为受到他人影响,而让自尊受到打击。                 此外,台湾教育家郑石岩先生也提出五个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即 鼓励孩子发挥优点,改正缺点、培养凡事预作准备的习惯、在孩子心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培养自信信人和喜欢别人的态度、引导孩子勤劳做事的习惯 。郑石岩先生的上述建议在培养孩子自信心上,实在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在培养学生自信心上,台湾教育家郑石岩也提出“ 支持与鼓励孩子 ”的观点。例如孩子喜欢画画、打篮球。父母及教师则可以支持孩子。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然而,如果支持和鼓励太超过又不切合实际。那么就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