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5的博文

以闻思修的角度来看待知识

         何谓知识?简单来说,生活经验所学的内容(例如,孩子学习玩球、走路等等)以及书籍里的内容都算是知识。但很多时候,一般人都会把知识局限在书籍的知识。本文将以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教育思想,并以 闻思修的角度 来看待知识。          首先,本人先阐述 闻和思 之间的联系。“闻”是听闻,在这里也可以指学习新知识(听闻新知识,但本文的“闻”的意义包含生活与阅读学习)。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 学习与思考要相互结合 ,才能起到好的学习效果。杜威在此提出 五步思考法 (与胡适在《为什么读书》的五步思想法相契合), 情境、问题、观察、解决方法、验证。 第一、情境就是学生要有真实生活的情境。第二、问题是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产生一个真实问题作为思考刺激物(这个问题不是学校教材提出的与生活经验无关的问题。而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第三、观察,学生要占有知识材料,从事必要观察,对付这个问题。 (闻,学习新知识) 第四、解决方法是学生可以根据问题需要和知识材料,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 )第五、验证,学生可以检验他的解决方法。( 修,即实践 )例如学生实践解决方法,来看效果是否能解决问题。这也与胡适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科学思想相契合。例如,学生在学习时(情境),发现明天要考试了,学习时间不足(问题)。然后学生上网查询怎样解决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占有知识)然后学生提出解决的假设,例如番茄时钟学习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拟定学习时间表,明天要考的科目先读完。(解决方法)最后,学生实践这些解决方法(验证)。成功就是考取佳绩,失败就是解决方法不太好。          杜威认为, 教材必须刺激学生思考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第十二章教育方法的要旨提出,“知识作为一种资料,意思就是进一步探究的资本,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很多时候知识却被认为是学习的目的本身,于是,学生的目标就是堆积知识”。简单来说,知识就是一座桥梁,学生在此岸(疑惑),要去到河的对岸(解决疑惑),他们需要通过知识(思考)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一个学生不明白如何通过饮食改善健康。(在此岸),他需要掌握食物金字塔的知识,然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