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25的博文

以杜威的教育思想来浅析学校教育。

           什么是学校?众说周知,学校就是学生学习那些科目、考试、交朋友、去食堂吃饭、参与课外活动等等的地方。然而 学校与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产生学校?学校教育最佳的效果是什么? 本文将以 杜威的教育思想浅析学校教育 。           首先, 学校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以宏观而言, 学校是具有改进社会的潜力 。中国近代思想家胡适先生也提出, 改造社会要一点一滴的改造 。例如一个治学严谨的中学老师,培养一批好学的中学生。那批中学生出来社会后,可以影响其他社会群体(虽然同时也受到社会群体影响),那批受到影响的社会群体又去改变其他社会群体,渐渐改变整个社会。如果某个治学严谨的学生从事医学领域的工作,他就可以为医学带来进步。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接着,什么是教育?教育广泛的定义就是, 社会生活的延续 。如果社会生活不延续,就会退居回原始人的时代。那么 为什么会产生学校? 因为当 社会传统经验越来越复杂,部分社会经验可以用书面符号的文字记录下来,进行传播时, 就需要产生学校。例如,复杂的社会经验分成,历史、科学、数学、地理、华文、艺术的科目,将它们简化,让孩子通过学校教育获取上述的社会经验。         此外有些 遥远的经验无法呈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的表层 。这也让孩子们无法认识那些看不见,对他们有影响的社会经验。例如科学,孩子只知道吃蔬菜有益于健康,无法知道为什么蔬菜有益于健康?但他们透过学校的书籍经验了解到,蔬菜有叶黄素,它在眼睛的黄斑区,可以帮忙过滤手机屏幕的蓝光。他们就可以了解到这个经验。          在社会经验的延续上,由于 社会经验的量太多,又复杂。孩子不可能完全吸收这些社会经验 。于是,社会就需要学校来 简化 这些社会经验,逐步的、分层次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让学生吸收。例如中一历史课程学生要学习什么是历史及其他文化是什么?后来随着升上中二、中三、中四、中五,渐渐学习各种马来西亚历史。在华文也只需要学习听说读写的基础内容。这也解释 学校课程只能教基础,随后孩...